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文艺轻骑传薪火 “三大精神”耀黄州

程晨 2025-08-13 09:03

文艺是传播党的声音的生动载体。湖北以其悠久深邃的文化积淀与不屈不挠的奋斗史诗,熔铸了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这三座熠熠生辉的不朽丰碑。这些精神瑰宝,早已深深融入荆楚文化的血脉,成为文艺创作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

黄州区文化馆立足公共文化服务主阵地,依托红色文艺轻骑兵活动,扎实推进"三大精神"主题文艺创作与展演。通过创新艺术表达方式,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切实提升基层文化服务质效。

文艺轻骑兵


创新形式 让精神可感可触

7月4日,在黄州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红色文艺轻骑兵”下基层惠民演出活动中,由黄州区文化馆、黄冈市大众声乐委员会及社会文艺爱好者组成的演出团队,为观众呈上了一场红色音乐史诗剧《红船红》。演出以歌为帆、以舞为桨,带领现场观众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感悟“三大精神”的磅礴力量。

《红船红》是黄州区文化馆历时半年精心打磨的力作。创作团队集结本地文艺骨干,采用“七篇章叙事 + 沉浸式表演”的创新架构,巧妙串联多首经典红歌,将百年党史浓缩于一方舞台。通过“歌舞 + 情景剧 + 朗诵”的立体呈现形式,让“红船精神”“革命信仰”变得可感、可触。

从剧本创作到舞台呈现,团队多次走访陈潭秋故居等红色遗址采风,查阅百余份党史资料,数易其稿。更创新融合民乐编配与民间舞蹈,让地方特色与红色基因深度交融,绽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场演出既是文化的盛宴,更是精神的洗礼。”黄州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以“红色文艺轻骑兵”为载体,将专业艺术与群众文化深度融合,既展现了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也激发了基层群众的爱党爱国情怀。

艺术交融 让精神走出文本

6月15日,黄州区文化馆红色文艺轻骑兵走进陈策楼镇陈潭秋故居,参加"弘扬三大精神,奋力建成支点"黄冈市红色文艺轻骑兵惠民演出。

此次演出通过多元艺术形式,生动诠释"三大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以文化力量激发使命担当,凝聚奋进力量。

管乐合奏《我爱你中国》以恢弘乐章抒发家国情怀;湖北大鼓《三大精神传四方》以铿锵韵律演绎精神谱系;舞蹈《大别山上七枝花》以灵动舞姿再现红色记忆。

演出现场,黄州区文化馆原创音乐情景剧《绣红旗》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该剧以精湛的艺术手法,真实再现了革命志士用生命绣制红旗、坚守信仰的动人故事,深刻诠释了“绣红旗”的精神内涵。现场观众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共沐艺术薪火、感受革命精神,无不被剧中传递的坚定信念所深深打动。

‌一位老党员在观看完节目后表示:“这些节目把大别山的红色历史和革命精神都演活了,让我深受感动,‘三大精神’就是要这样传承下去。”

这场演出,不只是一场艺术的精彩呈现,更是一次对“初心”的深情汇报。以“红色文艺轻骑兵”为载体,通过歌舞、戏剧等多元艺术形式,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惠民展演活动。它让“三大精神”走出文本,让荆楚文化贴近生活,更让我们看到:当艺术与精神碰撞交融,便能凝聚起“奋力建成支点”的磅礴力量。

扎根基层 让文明之花绽放

黄州区红色文艺轻骑兵,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将自己的脉搏与时代的心跳紧密相连。在深情记录精神丰碑的同时,他们的身影还活跃在基层舞台,用精彩的演出丰富群众精神家园,深度融入各项事业,助力文明之花绽放。

他们走进文化旅游节,为游客和观众带来一场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盛宴,为文旅融合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将精彩纷呈的文艺盛宴带进商圈,为现代商圈增添文化底蕴的同时,助力商圈经济发展;开展“家门口”的惠民演出,为群众送上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开展“六进六送”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群众感受文明的力量与时代的脉动……

“我们始终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力求把最好的作品带给广大的人民群众,把党的声音传递给千家万户,让‘三大精神’在群众舞台和市民心间焕发新的生命力。”黄州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坚定地表示。

黄州区红色文艺轻骑兵将继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让“三大精神”在群众文化阵地绽放光芒,为黄州文化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文稿:程晨   编辑:余红升

一审:余红升

二审:李晓

三审:骆冬


文艺是传播党的声音的生动载体。湖北以其悠久深邃的文化积淀与不屈不挠的奋斗史诗,熔铸了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这三座熠熠生辉的不朽丰碑。这些精神瑰宝,早已深深融入荆楚文化的血脉,成为文艺创作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

黄州区文化馆立足公共文化服务主阵地,依托红色文艺轻骑兵活动,扎实推进"三大精神"主题文艺创作与展演。通过创新艺术表达方式,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切实提升基层文化服务质效。

文艺轻骑兵


创新形式 让精神可感可触

7月4日,在黄州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红色文艺轻骑兵”下基层惠民演出活动中,由黄州区文化馆、黄冈市大众声乐委员会及社会文艺爱好者组成的演出团队,为观众呈上了一场红色音乐史诗剧《红船红》。演出以歌为帆、以舞为桨,带领现场观众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感悟“三大精神”的磅礴力量。

《红船红》是黄州区文化馆历时半年精心打磨的力作。创作团队集结本地文艺骨干,采用“七篇章叙事 + 沉浸式表演”的创新架构,巧妙串联多首经典红歌,将百年党史浓缩于一方舞台。通过“歌舞 + 情景剧 + 朗诵”的立体呈现形式,让“红船精神”“革命信仰”变得可感、可触。

从剧本创作到舞台呈现,团队多次走访陈潭秋故居等红色遗址采风,查阅百余份党史资料,数易其稿。更创新融合民乐编配与民间舞蹈,让地方特色与红色基因深度交融,绽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场演出既是文化的盛宴,更是精神的洗礼。”黄州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以“红色文艺轻骑兵”为载体,将专业艺术与群众文化深度融合,既展现了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也激发了基层群众的爱党爱国情怀。

艺术交融 让精神走出文本

6月15日,黄州区文化馆红色文艺轻骑兵走进陈策楼镇陈潭秋故居,参加"弘扬三大精神,奋力建成支点"黄冈市红色文艺轻骑兵惠民演出。

此次演出通过多元艺术形式,生动诠释"三大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以文化力量激发使命担当,凝聚奋进力量。

管乐合奏《我爱你中国》以恢弘乐章抒发家国情怀;湖北大鼓《三大精神传四方》以铿锵韵律演绎精神谱系;舞蹈《大别山上七枝花》以灵动舞姿再现红色记忆。

演出现场,黄州区文化馆原创音乐情景剧《绣红旗》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该剧以精湛的艺术手法,真实再现了革命志士用生命绣制红旗、坚守信仰的动人故事,深刻诠释了“绣红旗”的精神内涵。现场观众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共沐艺术薪火、感受革命精神,无不被剧中传递的坚定信念所深深打动。

‌一位老党员在观看完节目后表示:“这些节目把大别山的红色历史和革命精神都演活了,让我深受感动,‘三大精神’就是要这样传承下去。”

这场演出,不只是一场艺术的精彩呈现,更是一次对“初心”的深情汇报。以“红色文艺轻骑兵”为载体,通过歌舞、戏剧等多元艺术形式,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惠民展演活动。它让“三大精神”走出文本,让荆楚文化贴近生活,更让我们看到:当艺术与精神碰撞交融,便能凝聚起“奋力建成支点”的磅礴力量。

扎根基层 让文明之花绽放

黄州区红色文艺轻骑兵,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将自己的脉搏与时代的心跳紧密相连。在深情记录精神丰碑的同时,他们的身影还活跃在基层舞台,用精彩的演出丰富群众精神家园,深度融入各项事业,助力文明之花绽放。

他们走进文化旅游节,为游客和观众带来一场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盛宴,为文旅融合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将精彩纷呈的文艺盛宴带进商圈,为现代商圈增添文化底蕴的同时,助力商圈经济发展;开展“家门口”的惠民演出,为群众送上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开展“六进六送”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群众感受文明的力量与时代的脉动……

“我们始终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力求把最好的作品带给广大的人民群众,把党的声音传递给千家万户,让‘三大精神’在群众舞台和市民心间焕发新的生命力。”黄州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坚定地表示。

黄州区红色文艺轻骑兵将继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让“三大精神”在群众文化阵地绽放光芒,为黄州文化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文稿:程晨   编辑:余红升

一审:余红升

二审:李晓

三审:骆冬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