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黄州区科协联合安居社区开展非遗缠花科普宣讲活动

刘精操、舒雯歆、杨舒婷 2025-08-20 10:30

8月19日,黄州区科协联合安居社区,邀请了非遗文化缠花的戴雪梅老师为社区小朋友们带来一场非遗缠花科普宣讲活动。

活动现场,戴雪梅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开启了本次非遗缠花之旅。她首先向孩子们介绍缠花的历史起源,从明清时期缠花在民间的兴盛,讲述到它作为传统礼仪文化中装点服饰、传递情感的重要载体,跨越数百年时光,承载着中国人对生活美学的追求。随着讲解深入,老师展示了缠花从选料,如蚕丝线、卡纸等、构图设计,到缠、绕、结等核心技法的完整流程,一个个步骤拆解,让复杂的工艺变得清晰易懂。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感受缠花之美,老师精心准备了诸多精美的缠花作品:有栩栩如生、点缀于古典发饰间的花卉缠花,将传统审美与实用功能完美融合;也有造型别致、可作摆件的创意缠花,展现着传统技艺在现代的创新表达。屏幕上,各类缠花作品轮番呈现,搭配老师细致讲解,孩子们的目光紧紧跟随,不时发出惊叹,好奇与探索欲被充分点燃。

互动环节中,孩子们踊跃提问,围绕缠花制作的难点、色彩搭配灵感、如何创新应用等问题,与老师热烈交流。“老师,缠花的丝线怎么才能缠得又紧又好看呀?”“我想把缠花做成书签送给妈妈,能教我设计图案吗?”面对孩子们的疑问,老师一一耐心解答,还邀请小朋友上台,手把手指导简单的缠花基础操作,亲身体验穿线、绕形的奇妙过程。在尝试中,孩子们虽略显生疏,但专注又认真,当看到自己亲手做出的简易缠花造型时,成就感溢于言表。

此次非遗缠花科普活动,是黄州区科协推动传统文化科普进校园、进社区的一次生动实践。让青少年沉浸式接触非遗技艺,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激发对传统工艺的热爱与探索热情。黄州区科协将继续挖掘更多优质传统文化科普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更多青少年领略非遗魅力,助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让古老技艺与青春力量碰撞,续写传承新篇章。


通讯员 刘精操、舒雯歆、杨舒婷

一审 熊飘颐

二审 余红升

三审 骆冬


8月19日,黄州区科协联合安居社区,邀请了非遗文化缠花的戴雪梅老师为社区小朋友们带来一场非遗缠花科普宣讲活动。

活动现场,戴雪梅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开启了本次非遗缠花之旅。她首先向孩子们介绍缠花的历史起源,从明清时期缠花在民间的兴盛,讲述到它作为传统礼仪文化中装点服饰、传递情感的重要载体,跨越数百年时光,承载着中国人对生活美学的追求。随着讲解深入,老师展示了缠花从选料,如蚕丝线、卡纸等、构图设计,到缠、绕、结等核心技法的完整流程,一个个步骤拆解,让复杂的工艺变得清晰易懂。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感受缠花之美,老师精心准备了诸多精美的缠花作品:有栩栩如生、点缀于古典发饰间的花卉缠花,将传统审美与实用功能完美融合;也有造型别致、可作摆件的创意缠花,展现着传统技艺在现代的创新表达。屏幕上,各类缠花作品轮番呈现,搭配老师细致讲解,孩子们的目光紧紧跟随,不时发出惊叹,好奇与探索欲被充分点燃。

互动环节中,孩子们踊跃提问,围绕缠花制作的难点、色彩搭配灵感、如何创新应用等问题,与老师热烈交流。“老师,缠花的丝线怎么才能缠得又紧又好看呀?”“我想把缠花做成书签送给妈妈,能教我设计图案吗?”面对孩子们的疑问,老师一一耐心解答,还邀请小朋友上台,手把手指导简单的缠花基础操作,亲身体验穿线、绕形的奇妙过程。在尝试中,孩子们虽略显生疏,但专注又认真,当看到自己亲手做出的简易缠花造型时,成就感溢于言表。

此次非遗缠花科普活动,是黄州区科协推动传统文化科普进校园、进社区的一次生动实践。让青少年沉浸式接触非遗技艺,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激发对传统工艺的热爱与探索热情。黄州区科协将继续挖掘更多优质传统文化科普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更多青少年领略非遗魅力,助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让古老技艺与青春力量碰撞,续写传承新篇章。


通讯员 刘精操、舒雯歆、杨舒婷

一审 熊飘颐

二审 余红升

三审 骆冬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