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
8月30日晚
由黄州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主办
区文化馆承办的
红色史诗剧《红船红》在百姓剧场首演
演出分为红船、红军、红心、红梅、红色、红土、红旗等七个篇章,通过歌曲、舞蹈、情景剧等艺术形式展现了14个文艺节目。剧幕期间,还通过视频展播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红军长征、铁道游击队英勇善战、“江姐”献身革命、沂蒙人民不畏艰难和不惧牺牲、英雄红安传奇的革命故事、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生死卓绝战斗等方面的革命历史,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弘扬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打造了一堂“场馆里的思政课”。
第一章“红船”,回顾了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键时刻,在嘉兴南湖的一叶红船,承载千钧,劈波斩浪,继往开来,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壮举。女声表演唱《南湖的船,党的摇篮》仿佛把观众带到那条红船上,一同追忆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奉献青春热血的英雄们;歌伴舞《陈潭秋,你在一口乡音里》唱出黄冈人民对革命先烈陈潭秋的敬仰,深切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
第二章“红军”,讲述了1927年11月,黄安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第一次被称为红军的革命史实。男声情景演唱《我的爱人你可听见》生动展现出革命先烈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懈奋斗,表达了对革命英雄的敬仰之情;男女合唱《红军不怕远征难》让观众深切感受到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难、不惧牺牲的崇高精神。
第三章“红心”,回忆了枣庄煤矿工人和铁路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秘密建立一支精干的游击队,打击日本鬼子,鼓舞铁路沿线军民抗战士气的英勇故事。男声合唱《大刀进行曲》明朗的大调,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血战到底的可贵精神;合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将铁道游击队员们坚强的革命意志表现得淋漓尽致,激励在场观众在艰苦环境中要有坚强意志和乐观心态。
第四章“红梅”,展播了巾帼英雄江竹筠烈士崇高的思想境界、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钢铁般意志的英雄形象。“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情景剧《一封托孤信》沉浸式演绎江竹筠临危不惧、浩然正气、宁死不屈的英雄气节;女声情景演唱《绣红旗》以动人的旋律,表达了江竹筠烈士在困境中渴望自由解放的心情,这种灵魂的倾诉深深触动了现场群众。
第五章“红色”,力量潮涌,红色不息,该篇生动展示了沂蒙山革命根据地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淮海战役到渡江战役,沂蒙人民用小车推出革命胜利的感人故事。歌伴舞《沂蒙颂》再现了沂蒙山血浓于水的军民鱼水情;男女情景对唱《等着我,亲爱的人》诠释了在国家危亡之际,中国人民牺牲小我、团结抗战的革命情怀,凸显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革命精神。
第六章“红土”,用历史事件、艺术表现将红安,这个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十分响亮的名字融合起来,带领观众感受红安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展现革命战争年代红安千千万万英雄母亲、英雄儿女的家国情怀。“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情景剧《送子参军》讲述了一位英雄母亲在大儿子牺牲后,送小儿子上战场的生死选择,让在场观众受到浓烈的精神洗礼;情景表演《哥哥不来花不开》婉约动听,婉转悠扬,柔美的旋律扣人心弦;舞蹈《八月桂花遍地开》欢快优美的旋律和朴实真挚的情感,引得观众不时哼唱起来。
第七章“红旗”,通过一则视频感受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英勇斗争,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的热血历史。在大合唱《英雄赞歌》激昂唱响后,整场演出迎来尾声,熟悉的旋律里藏着家国情怀,令现场近700名观众热情高涨,掌声不断,经久不息。
活动中,时而如泣如诉传递细腻情感,时而慷慨激昂展现英雄气概,加之演员们富有艺术感的歌舞表演,生动诠释了在革命年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毅果敢、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
黄州区文化馆负责人说,将继续讲好红色故事,擦亮红色品牌,以优秀文艺精品推动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演员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