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州这片教育的热土上,有这样一位默默耕耘者,二十八载如一日,以党员的红心、教师的爱心、管理的慧心,坚守教学一线。他如春风化雨,润泽着每一颗求知若渴的心灵;似润物无声,培育出一届又一届优秀学子,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华章。他,就是黄州区第一中学高一年级主任孙双全。

甘为人梯,做学生和教师成长的引路人
“教书需先育人,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不仅是孙双全常挂在嘴边的教育信念,更是他日常教学的生动写照。他深知,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的塑造和价值观的引领。因此,他注重学以致用,致力于帮助学生掌握适应现实社会的能力,引导他们树立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目标,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明辨是非,走正确的路,做正确的事。
当学生面临压力与迷茫时,孙双全不仅是威严的管理者,更是温暖的倾听者和智慧的疏导者。2025届高三9月起点考试成绩公布后,一个重点班的学生因成绩不理想,晚自习时在走廊上偷偷抹眼泪。巡视的孙双全看到这一幕,轻轻拉着学生走进办公室,耐心地帮他分析失误原因,肯定他的优势,为他树立信心,并联系科任老师为其进行一对一辅导。他始终秉持“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的理念,崇尚“全人教育”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敏锐捕捉学生的情绪变化,用真诚与关爱为学生点亮前行的希望之灯。
对于年级的教师而言,孙双全不仅是领导,更是工作中的“主心骨”和生活里的“温暖贴心人”。他视师如友,以真诚与关怀凝聚团队力量。为让教师安心工作,他积极协调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搭建平台促进青年教师经验交流与专业成长;当教师遇到教学瓶颈或管理难题时,他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提供支持和指导。
“孙主任以身作则,冲锋在前,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作用。他很注重教师团队建设,注重学生德育工作,2025年高考我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黄州区第一中学高一年级老师温海涛说。
科学管理,铸就高考辉煌之路
在孙双全看来,高考的辉煌离不开精细、高效、科学的管理体系。每一届高三伊始,他都会牵头制定翔实、科学的《高三学年工作规划》和《高考备考方案》,将目标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时间节点清晰明确。
他依托周测、月考、联考等数据,建立精细化、动态化的学生学业档案和班级教学诊断报告。定期组织年级质量分析会、备课组长会、班科联席会,基于翔实的数据,精准把脉教情和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年级管理上,孙老师推行“日清、周结、月评”制度,确保教学常规和备考要求落到实处。他打破学科壁垒,强化学科组间的协作与信息共享;密切家校联系,形成强大育人合力;积极与上级教研部门、兄弟名校沟通交流,引入优质资源,拓展备考视野。
同时,他也注重对学生的科学管理。通过心理测试,摸排存在较大心理压力的学生,安排专业心理健康老师进行心理辅导。采用学校领导跟踪制度,跟踪学生情况,督促班主任定期谈话,并在每次考试后分析学情和学习心态,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科学管理不是冷冰冰的数字堆砌,而是基于对学生、对教师的深刻理解和尊重。教学策略可能昨天适用,但是今天就不适用,所以我们要及时更新调整。”孙双全说。
爱岗敬业,以校为家书写教育华章
孙双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早已融入血脉,化作无声的行动。他以校为家,将满腔热忱倾注于教育事业。
每天清晨6点,他的身影已出现在教学楼巡视早读;夜晚10点,办公室的灯光依然亮着,他还在处理最后一份学情分析。上班时间,他基本没在家吃过饭,周末和节假日,校园里依然能看到他与留校师生交流、辅导的身影。这份“以校为家”的坚守,是无声的榜样力量。
辛勤的耕耘与科学的浇灌,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在孙双全的带领下,高三年级在历次重大考试中均取得突破性成绩。2022年高考,他接手当时并不被看好的高二年级,最终创造出一本过线人数189人的校历史新高;今年高考,在没有复读生的情况下,再次刷新学校高考历史成绩新纪录。

他用赤诚的热爱诠释了教育者的初心使命,用科学的智慧探索出高效管理的路径,用斐然的成绩证明了奋斗的价值。
“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神圣的职责,必须对学生高度负责,不能辜负家长的殷切期望。未来,我将一如既往地坚守教育者的初心,勇担使命,为黄冈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竭尽所能、贡献力量!”孙双全的话语朴实而坚定。
一个榜样,一面旗帜。孙双全就像一颗闪耀的星星,在黄州教育的天空中绽放着璀璨的光芒,激励着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为培养新时代的人才而努力奋斗。
通讯员 程晨
一审 熊飘颐
二审 余红升
三审 骆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