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黄州区文化小剧《未曾谋面的父亲》排练现场,剧组正以饱满的热情打磨每一幕场景。作为黄州区重点打造的”陈潭秋红色文化系列情景剧”首部作品,该剧通过跨越时空的父子对话,将革命先烈陈潭秋的牺牲精神与家国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次系列创作包含《未曾谋面的父亲》《岩口枪声》《山乡星火》《剪辫风波》《魂兮归来》五部剧目,形成独特的红色文化叙事矩阵。”我们以陈潭秋为主题打造系列剧目,既可以单部演出,也可以组合成完整篇章,灵活适配各类演出场景。”区文联主席吴莉娅介绍,目前剧本已历经两个多月打磨,正式进入排练阶段。
《未曾谋面的父亲》以南开大学教授陈志远在陈潭秋纪念馆开馆仪式上的追忆为叙事线索,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父子对话。通过闪回手法穿插陈潭秋在闽西保护革命遗孤小宝子的感人片段,展现”大家高于小家”的革命大爱。剧中不仅再现了陈潭秋为革命牺牲家庭的感人事迹,更聚焦陈志远自幼与父亲分离的内心伤痛,最终在精神层面完成与父亲跨越半个世纪的和解,并决心传承红色基因,讲述父母的革命故事。
导演黄鸣现特别强调创作视角的创新:“这部剧写的是陈潭秋的题材,但是我们选择的角度跟以往不一样,是从陈潭秋次子陈志远的角度切入,通过他的成长视角展现父亲革命的心路历程,让观众更易产生情感共鸣。”这种“以子观父”的叙事策略,使革命精神的传承更具象化、生活化。
当前剧组正全力备战即将到来的比赛,同时规划未来常态化演出路径。吴莉娅透露:“后续这些剧目将融入研学线路、红色宣讲等场景,让观众在沉浸式观剧中感悟革命精神,推动三大精神的传承弘扬,助力黄冈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名片。”
这部承载着革命记忆与信仰力量的作品,不仅通过光影语言再现了先烈们的奉献精神,更以创新的艺术表达架起了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当排练厅的灯光亮起时,每一个定格的瞬间都在诉说着:革命精神从未远去,它正以新的形式在当代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