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讲台到小学课堂,从专注“教书”到深耕“育人”,从独自摸索到携伴同行,黄冈市东坡小学教师洪菊,扎根黄州教育沃土十五载。她以对教育事业的敬畏之心与炽热之爱,在追寻“优秀教师”的道路上不断蜕变,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青年教师前行途中的护航者。

以趣启智
用创新与坚守打造趣味课堂
“刚从高中转教小学时,看着孩子们茫然的眼神,我心里真没底。”洪菊坦言。为了让生字词识记摆脱枯燥,她熬夜手绘趣味生字卡片;为带学生走进课文情境,她化身“演员”演绎剧情;课后还会紧张地追问学生“有没有听懂”。

在不断摸索中,洪菊领悟到,小学课堂的核心在于“亲近与引导”。她从网上搜集名师课例,学习与孩子的互动技巧,模仿眼神交流、语言鼓励的方式,更在借鉴中创新:设计诗歌朗诵会、诗词擂台赛、古文艺术展演等活动,让语文学习从“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探索”。当她在青年教师公开课上讲授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孩子们围上来笑着说“老师,你的课讲得精彩极了”时,她豁然明白,“把课讲透、让孩子爱上课堂”,就是“优秀”的真谛。
“我特别喜欢上洪老师的课。她讲课生动有趣,还会带我们玩诗词游戏,现在我最期待的就是语文课!”学生吴浩然提起语文课,眼睛里满是光亮。
深耕班级
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主角”
2017年,洪菊考入黄冈市东坡小学。身份的转变,让她对“优秀教师”有了全新认知:“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更要培育新人,让每个孩子在集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她格外关注班级里的留守儿童,利用课间十分钟倾听他们的“小秘密”,熟记每个孩子的特长。擅长表达的孩子,让其主持班级剧场;善于思考的孩子,推荐其参加辩论活动。“双减”政策实施后,面对家长的焦虑与孩子的迷茫,她将课堂与生活紧密结合,通过“读诗会”“班级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学习的意义。看着曾经内向的孩子变得开朗,调皮的孩子学会担当,她更加坚定:“班主任的肩上,扛着几十个孩子的成长与未来,必须用爱心、耐心、责任心,托起他们的希望。”
该校语文老师郑芳新深有感触地说:“洪老师教会我,教学不能只盯着课本,更要聚焦孩子的需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孩子真正对文本感兴趣、主动去理解。这不仅帮我找准了教学方向,更让我明白,育人才是教育的核心。”
携手同行
用团队力量传递教育薪火
“教育路上,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2023年,洪菊加入学校“三级教师成长阶梯”项目,化身青年教师启航项目的“策划者”与“辅导员”,牵头组建“逸趣成长团队”,将自己十五载的教学心得,转化为青年教师可学、可用的“实战指南”。

每周二晚上,她和年轻教师围坐在一起,从“如何把粉笔字写得更工整”聊到“怎样设计一堂出彩的公开课”;从“东坡诗词中的教育智慧”谈到“数字化教学工具的使用技巧”。她会拿出自己当年“失败的教案”分享经验,也会鼓励年轻教师大胆尝试“AI课件”“情境教学”等新方法。

在她的推动下,团队构建起“1+X”学习课程体系,通过“十个一”研修任务,帮助青年教师夯实教学基本功、突破教学瓶颈。校长余振兴对洪菊在教师培养中的作用给予高度肯定:“她既为年轻教师搭建了成长平台,带动他们快速进步,也推动了资深教师的持续发展。这种‘传帮带’模式,让优秀从个体标签,变成了整个教师队伍的底色。未来,学校会继续坚持这条路径,让更多高素质教师扎根讲台、发光发热。”
从“站稳讲台”到“引领团队”,洪菊十五载的教育之路,始终围绕“学生”与“成长”这两个关键词。正如她所说:“优秀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心怀敬畏与热爱,就能在育人的长河中,彼此温暖、互相照亮。”这份坚守,让她成为黄州教育沃土上,一朵默默绽放、香远益清的“教育之菊” 。
